“大学学费贵到离谱”!早已是刻在美国人骨子里的 “常识”。打开新闻,满屏都是 “十年后大学学费将突破 10 万美元” 的预警;街头随机采访,十个人里有九个会抱怨 “供孩子上大学快把家底掏空了”。
但今天要戳破这个流传已久的 “谎言”——实际上现在美国人平均付的大学学费,其实比十年前还少!
这个颠覆认知的结论,可不是随口乱说。
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朱迪思・斯科特 - 克莱顿翻遍了大学理事会的数据,发现自 2014-15 学年起,公立四年制大学的学费(扣除通胀前)直接降了 21%,要知道近四分之三的美国大学生都读的公立大学。就算是私立大学,表面看学费涨了,但算上通胀,实际价格也降了 12%。布鲁金斯学会更指出,算上税收优惠,现在美国人付的学费和上世纪 90 年代居然差不多!
最新 2026 U.S. News Top 50 美本排名,标粉为公立院校展开剩余80%“大家总觉得学费会一直涨,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。” 城市研究所的研究员桑迪・鲍姆一句话点破了真相。那为什么所有人都觉得学费越来越贵?问题就出在大学 “套路满满的定价方式” 上。
你以为学校公布的 “标价” 就是大家实际付的钱?大错特错!学校会先定一个高到吓人的价格,比如一年五六万美元,但只有极少数富豪家庭会全额买单。这些钱其实是用来给低收入学生发助学金的 —— 说白了,就是富裕家庭在 “补贴” 其他学生。
可问题是金策宝,没人会关注 “扣除助学金后的实际价格”,所有人都只盯着那个夸张的 “标价” 。
媒体更是推波助澜,每年都有一堆文章渲染 “10 万美元学费时代要来了”,久而久之,“学费暴涨” 就成了所有人的固有印象。
“高等教育确实有很多问题,但我们的关注点全错了。” 韦尔斯利学院教授菲利普・莱文无奈地说,“大家对着一个没几个人会付的标价吵翻天,却没人看实际支付的费用。”
这种定价策略从 80 年代就开始了。莱文研究发现,从那时起,四年制大学的标价(学费 + 杂费 + 食宿)扣除通胀后几乎涨了两倍,只有过去四年因为疫情通胀太快,学费涨幅才没跟上。看着这飙升的标价,也难怪大家会觉得 “供不起大学”。
但实际上,标价涨得越猛,和实际支付金额的差距就越大。不光低收入家庭能拿到大额折扣,中等收入、中上收入家庭也能享受到优惠。2021-22 学年,公立四年制学校 82% 的新生能拿到资助,私立学校更是高达 87%。莱文说,只有家庭年收入超 30 万美元,还上的是有巨额捐赠基金的私立学校,学费才会比十年前高。
当然,这不是说大学变 “便宜” 到人人都能轻松负担 —— 很多家庭拿到的助学金还是不够,学费每年的涨幅也没个准头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学费确实在往 “更便宜” 的方向走。
背后的原因有很多:联邦佩尔助学金涨了,低收入学生自付的钱少了;经济大衰退后,州政府给公立大学的拨款也多了;更重要的是,大学自己发的助学金多了,这占了所有学费折扣的 70%。犹他大学经济学家亚当・鲁尼、哈佛大学教授戴维・戴明都认同这一点。
https://www.gse.harvard.edu/
更让人期待的是,未来几年学费可能会更便宜。今年 18 岁高中毕业生数量会达到峰值,之后会长期减少。学生少了,大学之间就得抢着招生,到时候说不定会推出更多优惠。
可坏消息是,没人相信 “学费在降价” 这个好消息。美国大学协会 2023 年的调查显示,近一半成年人以为大学对所有人收的学费都一样;还有一项民调发现,44% 的人觉得明年公立大学学费会涨,只有 12% 的人觉得会降。
这种错误认知,已经坑惨了很多学生。有研究发现,成绩好的低收入学生,根本不敢申请那些 “标价高” 的好大学,反而去了学费低但助学金更少的学校,最后实际付的钱反而更多 —— 要知道,精英大学靠着雄厚的资金,给低收入学生的助学金其实特别慷慨,往往是最划算的选择。
更无奈的是,就算学校说 “你能拿全额奖学金”,只要学费标价涨了,低收入学生申请的可能性还是会下降,甚至有人直接放弃上大学。
插图:《大西洋月刊》。来源:盖蒂图片社。
研究人员说,大家对 “学费太贵” 的误解。越来越多人觉得 “上大学不值”,可实际上,大学毕业生比没上大学的人多赚的钱,还是远远超过上学的成本。
其实只要告诉人们 “上大学能多赚多少钱”,愿意报考的人就会变多。可现在的问题是,大学光说 “大多数人不用付标价” 根本没用,因为这个定价系统太不透明了。研究显示,学校最好能承诺 “四年学费不变”,但没几个学校愿意这么做。
“你不光要让学生知道真相,还得给他们承诺 —— 这不是临时的,我们不会一两年就变卦。”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扎克・布利默点出了关键,“可现在很多大学根本做不到这一点。”
接下来,大学要面对的招生压力会越来越大,肯定不敢随便把学生 “拒之门外”。但这种 “先标高价再发助学金” 的模式,恐怕一时半会儿改不了 —— 毕竟,学校还没找到更好的办法来筹集助学金。
“30 年前就有人说‘不能再这么干了’,可到现在还在这么干。” 桑迪・鲍姆感慨道,“如果对所有人收一样的钱,那这个价格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太高了。”
或许用不了多久,我们又会看到 “大学学费涨到 11 万美元” 的新闻,但到时候,学生实际付的钱,可能比现在还少。不得不说金策宝,美国大学这 “套路”,真是让人心累又无奈。
发布于:上海市东方财通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